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2011/2012香港貿易發展局業務計劃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 編輯組

香港貿易發展局一向致力及透過不同渠道協助香港的中小企,而最近他們則發放電郵宣傳他們已為香港中小企由現在至未來的年度裡為打造了一連串的商機無限。
貿發局為推動香港成為更多內地及亞洲市場使用的本港的服務及協助港商發掘商機,他們已經定立了一個為期三年的首份業務計劃亦是邁向2014年的發展藍圖。

此份三年業務計劃的目標是:
協助香港公司把握全球經濟新格局帶來的機遇
當中主要策略及新工作:例如如何展示香港作為東西方連接的獨有優勢、協助香港公司把握內地消費市場的商機.....等等


提升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商貿中心的地位
當中主要策略及新工作:例如在香港舉辦大型國際活動以推廣本港服務業、推廣香港作為知識產權交易平台的角色.....等等


增強香港貿發局對新一代中小企的服務
當中主要策略及新工作:例如制訂全面的中小企創業支援計劃以培育新一代中小企、協助中小企把生產基地遷往珠三角以外地區.....等等

每項目標背後亦有衡量工作成效的指標以便進一步檢視成效。如中小企想閱讀有關此份業務計劃之詳情,可直接瀏覽 http://info.hktdc.com/annualplan2011/chi/

如欲索取「香港貿易發展局業務計劃書2011/12」印刷版本,可按入http://form.hktdc.com/UI_RegistrationSite/Registration/RegistrationForm.aspx?FORMID=6b3fd541-f93f-4771-8798-e411bacd3193&BYPASS=YES&LANGID=1 填妥網上表格便可。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轉貼)創業失敗的18個主要錯誤


在福建漳州的投資理財講座上,有個慕名來的人問我:張雪奎老師請問哪些錯誤會導致創業失敗?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它等於是在問: 一個初創公司如何才能成功。 如果你能避免所有導致失敗的錯誤,那麼你自然就會成功。 這個問題太大了,很難在比較短的時間裡回答全面和清楚。

我告訴他:這個問題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是有意義的。 假如你有一個清單,列出了所有你不應該做的事情,那麼只需要把這個清單取反,你就得到了 一張成功的處方。 而在實際應用中,這樣的清單會更有價值。 查覺你正在做不應該做的事情,總比一直記著你應該做的事情更容易些。

從某種意義上說,導致創業失敗的錯誤只有一個:沒人需要你做的東西。 如果你在做的東西是用戶需要的,那麼你應該能夠生存下去,其它的問題都無關緊 要。 但如果你在做的東西不符合用戶的需求,那麼你死定了,任何事都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所以,投資理財講師張雪奎綜合了各種情況,這個清單裡列出的中外 18個創業中的錯誤,實際上是導致初創公司不能滿足用戶所需的因子。 幾乎所有失敗的原因,都可以歸結到這裡面來,請投資創業者參考。

第一、孤家寡人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極少有成功的初創公司是由一個人創辦的? 一些你可能會以為是單一創始人的公司,比如說甲骨文(Oracle),實際上是由多個人一起創辦的。 這似乎不是一個巧合。

單一創始人有什麼問題呢? 最起碼,這反映了一種信心的缺乏。 隱含的信息是,創始人無法說服他的任何一個朋友跟他一起打天下。 這很值得玩味:別忘了,他的朋友是最了解他的人。

就算朋友們都錯了,公司實際上可能很有前途;但是,單一創始人的不利仍然是很明顯的。 一個人創業實在太難了。 就算你無所不能,你也需要同伴們來集思廣益,避免愚蠢的舉動,以及在遇到挫折時互相鼓勵。

最重要的一點是,創業的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難以承受的低點。 當你有多個創始夥伴時,彼此信念上的支撐就好比捆成了一捆的箭。 每個人都暗暗給自己打氣:“我絕不能讓我的朋友們失望。”這是一個人最強大的動力之一。 而單一的創始人則缺少了這一動力。

第二、缺少地利

張雪奎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創業的。 矽谷是創業的最佳地點,波士頓其次,再其次是西雅圖、奧斯汀、丹佛和紐約。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 它的選擇了。 就算在紐約,初創公司的密度也已經降到了矽谷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而在像休斯敦、芝加哥和底特律這樣的地方,創業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 計。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其實,其它的業界也有類似的情況。 全美第六大的時裝中心在哪兒? 第六大的石油,金融,出版中心又分別是哪裡? 不管答案是什麼,可以肯定,這些中心的規模要遠遠小於榜首的規模。

為什麼某些城市會成為初創公司的聚集地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想答案與在其它業界得出的結論類似:因為那裡聚集了大批的專業人士。 那裡的專 業水準較高;人們對你所做的東西更容易產生共鳴;你能更容易地找到你想要雇用的人;周邊工業也較發達;你有更多的機會碰上跟你在一個領域內的人;等等,等 等。 天知道這些綜合因素是怎樣促成了初創公司在矽谷的繁榮,又是怎樣讓底特律這樣的城市黯然失色。 不過,數字能夠說明一切:在矽谷的初創公司密度遠遠 超出了在底特律得到的數字。

第三、領域偏狹

在向風投公司申請風投的團隊裡,大多數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為了避免競爭而刻意選取那些很狹隘、很冷僻的領域。 如果你看過孩子們打棒球的話,你 會發現,在某個年齡段以下的孩子會有些怕球。 初學者面對來球,他們的本能反應是躲避。 因為每次球朝人們飛來的時候,人們總是閉上眼睛,舉起手套來保護 自己,而不是去力爭接到球。

一個初創公司,如果淨是挑選那些偏狹的項目來做的話,就跟初學者對付來球的策略一樣。 要知道,如果你能夠有所成就的話,就必然會有競爭者,早晚都要面對。 所以說,如果你不想競爭的話,那麼你想出來的點子好不到哪兒去。

我想,這種遇到大的困難就退縮的舉動,往往是人們在潛意識下作出的。 這跟你有一個很大的構想但卻決定追求一個較小的較穩妥的目標不同,因為你在潛 意識裡就拒絕大的構想。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假裝你在為別人而不是為自己做策劃。 想想看,有什麼好的主意適合某人去進行創業呢?

第四、拾人牙慧

跟在別人後面的創業失敗是難以避免的,因為開始沒有新意,以後更難創新。 現成存在的公司,確能夠給你一些想法,但絕對不是最好的。 如果你回顧一下那些成功的初創公司,很少是從模仿別人起家的。 他們的靈感來自哪兒呢? 通常是由創始人發現了一些尚未解決的特定問題。

比如說自己的初創公司的業務是編寫軟件,使之能夠生成在線商店的網站。 當初我們是獨此一家;少數幾家支持在線交易的網站都是由互聯網的專業設計人 員手工編寫的,成本很高。 我們認識到,一旦在線購物紅火起來的話,這些網站必然是要由軟件來生成的,所以我們就寫了這樣一個軟件。 這個想法的起源很直 接,如此而已。

那些對你個人產生影響的問題應該是最好的問題。 蘋果電腦的誕生是因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需要一台電腦;谷歌則是由於拉瑞和謝爾蓋在網上找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所以,不要去照搬什麼,不要在原有的上面做些零敲碎打的工作;你應該到別的方向上去發掘靈感。 也不要受已有的公司的影響,去炒他們的冷飯;你應該去找尋未解決的問題,然後設想一下什麼樣的公司能夠解決那些問題。 你需要弄清楚,人們在抱怨什麼以及期待什麼?

第五、固執己見

在某些領域裡,成功的途徑需要你認准了想做的事情並堅持到底,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 而創業則另當別論。 如果你是想要贏得一塊奧林匹克金牌的話, 那麼你應該咬定目標,決不放棄;因為你的目標十分明確。 但是,創業更像是從事科學研究,你更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而不是主觀臆斷。

投資理財講師張雪奎(歡迎訂製張雪奎講師投資理財課程13602758072)認為你應該避免過於堅持原來的計劃,因為它可能是錯誤的。 大多數成 功的初創公司,最後做的都不是他們剛開始企圖做的——而且差別往往很大,以至於你很難把他們同最初的公司聯繫起來。 在創業的過程中,你應該準備好接受任 何更好的主意;而最難做到的就是放棄你已有的想法。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度的問題。 每週都換一個想法顯然也不可能成功。 有什麼標準能夠幫助你做決定嗎? 一個辦法就是衡量那些新的想法是否代表了某 種進展。 如果你能夠利用大部分你所做過的東西,那麼你可能是在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反之,如果你需要從頭開始的話,那就不是一個好兆頭。
幸運的是,你可以向你的用戶尋求建議。 如果你轉向一個新方向,而用戶又對此反響熱烈的話,那麼你很可能押對寶了。

第六、遇人不淑

在早先的清單裡我忘了列上這一條了,因為我所碰到的創始人大多是營銷的。 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就算他們偶爾僱用了一兩個差勁的業務員,也不至於天就塌下來了。 緊要關頭,他們都可以親自操刀上陣,力挽狂瀾。

不過,當我回溯那些倒閉的初創公司時,卻發現正是差勁的業務員毀了那些公司。 很多公司都是由商業領域的人員創辦的。 他們以為初創公司就是有個好 的點子,然後僱用一批業務員來實現它。 這真是想得容易做的難。 這些商業領域的人員根本就難以找到最好的業務員,因為沒有哪個營銷高手願意去幫助另外一 個營銷高手去實現創業夢想。

第七、開發平台選取不當

計算機網絡創業方面,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開發平台選取不當。 我認為,在經濟泡沫時期,很多初創公司都因為在Windows的平台上構建基於服務器 的應用而身陷泥沼。 Hotmail在被微軟收購若干年之後仍然運行在FreeBSD(一個Unix平台)上,估計是因為Windows無法勝任其負 荷。 假如Hotmail的創始人選擇了Windows的話,他們很可能早就失敗了。

開發平台是一個很模糊的詞。 它既可以指操作系統,也可以指編程語言,或者是編程語言之上的框架結構。 它所隱含的意義,既包含了支持,也包含了限制,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一樣。

怎樣選取正確的平台呢? 通常的辦法是招些好的程序員來讓他們選擇。 如果你自己不是程序員的話,也有一個小竅門:到頂尖的計算機系裡參觀一下,看看他們在科研項目裡都使用什麼。

第八、發布遲緩

所有的公司,不論大小,在創業初期之前都會有一段困難時期。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固有的創業情況,你需要有極大的毅力來推動企業的完成並向客戶發布你的產品信息。

初創公司總是用各種各樣的藉口來為推遲發布信息辯解。 這些藉口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的遲到所找的理由大同小異,總是有一些事兒要在這之前辦好。

盡快發布產品信息的一個目的就是迫使你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 一個好的產品,只要還沒有發給客戶使用,就不算真正完成。 不管你認為這個產品已經如 何完善了,在信息臨發布之即,總還是有一大堆的事兒要做,這種情形已經司空見慣了。 發布產品信息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只有通過用戶反饋,你才能真正明白還 要做什麼。

有一些問題,同發布信息遲緩是有聯繫的,工作節奏太慢,沒有真正搞清楚問題,懼怕同用戶打交道,害怕別人的評論,分心過多,過於完美,等等。 解決這些問題,只需要推動自己盡快讓客戶使用你的產品,這樣一些東西就可以解決了。

第九、發布過早

信息發布過早的情況比發布遲緩要少見得多,不過並不是沒有。 發布過早的危險是有可能毀掉了你的名譽。 早期的使用者在試用了你發布的東西後,如果發現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他們可能就不會再來了。
張雪奎老師認為如果你想發布一樣產品的話,最低要求是什麼呢? 我們建議初創公司認真考慮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確定其核心內容;這些核心內容既要本身就能夠有用處,又要能夠作為基礎,在此之上逐漸地拓展成一個完整的項目。 一旦確定了這些,就應該盡可能快地完成它們。

其實,你需要打動的那些早期的試用者們是很寬容的。 他們並不期待一個新發布的產品無所不能;但是,多少它應該有點兒用處。

第十、沒有明確的目標用戶

如果你不了解用戶,就不可能作出他們喜歡的東西。 在前面我曾經提到過,大多數成功的初創公司,都是從解決創始人遇到的問題開始的。 這裡面有這樣一條規則:你所創造的財富是跟你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成正比的;而你最了解的就是你自己的問題。

這條理論反過來說就是:如果你試圖解決一個你不懂的問題,那無異於往自己的脖子上套絞索。 但是還是有很多創始人,喜歡假定存在某些用戶願意用他們 的產品,至於這些用戶會是誰,他們也不很清楚。 那些創始人需要這些產品嗎? 不,他們不能算是目標市場。 那麼會是誰呢? 年輕人? 對本地活動感興趣 的人? 還是商業領域的用戶? 什麼樣的商業領域? 加油站? 電影製片廠? 還是軍工採購商?

你當然可以為與你不同類型的用戶打造產品。 我們就曾這麼做過。 問題是,你必須認識到你踏入了一個危險地帶。 這就好比你在藉助儀表在飛行:你自己的直覺將幫不上任何忙。 因此你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須小心謹慎,並且要經常查看你的儀表。

這種情況下,用戶就是你的儀表。 你必須遵循“從實踐中來”的原則。 任何主觀猜測都是不允許的;你必須接觸用戶並考察他們的反應。 所以,當你為別人而不是你自己設計產品的時候,你必須去說服一些特定的用戶來使用你的產品;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失敗是必然的。

第十一、籌集的資金太少

大多數成功的初創公司到某一階段都會接受投資。 這就跟要有多個創始人一樣,從統計上來說,是一個保靠的舉措。 那麼,你應該接受多少投資呢?

初創公司的資金是用時間來衡量的。 每個還沒有盈利的初創公司(幾乎所有的初創公司在剛開始時都不可能盈利)在錢花光之前都會有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有時候被喻為“跑道”。 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它在提醒你,當你錢花光的時候,要么起飛,要么撞毀。

太少的錢意味著你沒有足夠的跑道起飛。 當然,起飛的概念也需要視情況而定。 通常你需要更上層樓:從僅僅有個想法和正在實現的原型;到有了原型,正在發布;到已經發布了產品,正處於顯著的增長期。 這也要看投資者的想法,畢竟他們是你在實現盈利前要說服的人。

如果你是從投資人那裡接受資金的話,那麼數量至少應該能夠支撐你到下一個階段。 幸運的是,你對下一個階段是什麼以及需要花費多少都有所控制。 我 們建議初創公司在剛開始的時候把這兩項指標都設得低一些:基本上不花什麼錢,以及把初期目標定為構造一個堅實的原型。這樣做會給你最大的靈活性。

第十二、花銷無度

有時候很難把花銷無度和籌集的資金太少區分開來。 如果錢不夠用了,你既可以說是開銷太多,也可以說是籌集的資金太少。 區分這兩條的唯一辦法是跟別的初創公司做個比較。 如果你籌集了五百萬的資金卻還是不夠用,那麼原因就很可能是花銷無度。

現在那些亂花錢的燒包們要比以前少多了。 創業者們似乎已經學到了教訓;再加上創業越來越便宜。 所以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並沒有發現幾個初創公司是在燒錢。 我們投資的公司裡一個都沒有。

最經典的燒錢方式是僱用一大批人。 這麼做會對你造成雙重傷害:既增加了成本,又減慢了速度。 所以說,錢花得越快,你就得想辦法讓它撐下去的時間越長。 許多投資創業者們都懂得這一道理。

對於初創企業的招人,張雪奎(歡迎訂製張雪奎講師投資創業課程13602758072)老師有三條基本的建議:(1)能免則免;(2)用股份代替工 資,這樣做不僅僅省錢,更重要的是,你希望你的人是願意把自己的利益同公司的利益掛鉤的人;(3)招的人應該僅限於兩類,或者是技術人才,或者是市場開拓 人才,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你的企業主要做這兩件事情。

第十三、籌集的資金太多

籌集的資金太少顯然是不行的,那麼太多的資金是不是也有問題呢? 是,也不是。 關鍵不在於錢的本身,而在於隨之而來的問題。 一個風投曾經說過, “一旦你從我這拿了幾百萬的資​​金,那麼計時就開始了。”風投們給你投資,並不是讓你把錢放在銀行里然後整天泡碗麵;他們希望錢用在工作上。 最起碼, 你也要有一個像樣的辦公室,以及一些工作人員。 而這會改變你的工作氛圍——並不一定是朝有利的方向。 現在,你的大多數人馬都是你的僱員了,而不是合夥 創始人。 他們不可能像你那樣投入;他們需要有人來告訴他們做些什麼;更糟的是,有人會開始玩起辦公室裡的那些貓膩。

當你籌集了很多錢的時候,你的公司就會搬到繁華地段,並且開始拖家帶口。 而更危險的是,一旦你拿到了一大筆錢,那麼你就會嚐到船大難掉頭的滋 味。 假設你最初的計劃是向公司們出售某種產品。 從風投那兒拿到錢後,你僱用了一些銷售人員來做這事兒。 後來你發現,應該把力量投入到消費者身上而不 是那些商業公司。 銷售方式會有根本的不同。 這時候,你怎麼辦? 在實際當中,你甚至可能根本認識不到這點。 招的人越多,你就越傾向於沿著既定的方向 而不做改變。

爭取大筆投資的另一個缺陷就是耗時太長。 你能籌到的錢跟你所花的時間是成正比的。 當投資達到上百萬時,投資者會變得相當謹慎。 風投們從來不會 明確地說是或不是;他們會沒完沒了地約你談話。 因此,從風投那裡籌集一筆相當規模的資金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情——可能比你創業所需的時間還長。 當你的 競爭者們爭分奪秒於開發產品的時候,我想你不會願意把你的時間都花在投資人身上。

我們建議那些尋求風投的創業者一旦遇到合適的協議就接受它。 如果你能夠從一個有信譽的基金那裡拿到一筆基本合理的錢,並且沒有什麼不合情理的條條 框框的話,那麼成交好了;然後投入到建設你的公司裡去。 就算你能夠從別的地方拿到多三成的錢,又怎麼樣呢? 創業是一個要么賺得盆滿缽滿,要么輸得精光 的遊戲。 為了一點點小利而在投資者間四處遊走無疑是在浪費時間。

第十四、受制於投資者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你應該掌握公司的投資者。 你不應該忽略他們,因為他們可能提供有見地的建議。 但你絕不能把公司運作交到他們手上;那應該是你的職責。 如果投資者對於運作其所投資的公司有足夠的見地的話,那他們幹嗎不自己創立一個公司呢?

由於忽略投資者而惹惱他們的後果,要比向他們繳械投降的後果輕得多。 我們創業的時候,曾經錯誤地忽略​​了投資者​​。 結果,跟投資者的爭吵牽 扯了我們的很多精力。 不過,這也要好過投降許多,那樣的話,公司可能就完了。 一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創始人,就算只花一半的精力在產品上,也比什麼都 不懂的投資者花上全部的精力要強。

掌握投資者所花的工夫通常取決於你從他們那裡拿了多少錢。 如果你籌集的資金有相當規模,那麼投資者也相應的得到了相當規模的控制權。 如果他們在 董​​事會裡佔了大多數,那麼他們就是你名義上的老闆。 更常見的情形是,創始人和投資者的權重相等,決定性的投票來自於外部的中立董事。 這時候,投資 人只需要說服那些中立董事,就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

如果一切都很順利的話,那麼這也無所謂。 只要你的進展看上去很迅速,大多數的投資者不會插手你的事情。 問題是,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不可能指望一帆風順。 就算那些非常成功的公司,都曾經被投資者找過很大的麻煩。

第十五、為不存在的利潤而犧牲用戶

張雪奎老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過,如果你做的東西是用戶需要的,那麼應該沒什麼問題。 你可能注意到,我沒有提及任何關於正確的商業模式的事 情。 這並不是說賺錢並不重要。 我並不建議創業者們搞那些更本就沒有希望賺錢的公司,然後希冀著在倒閉前把公司賣掉。 我們告訴創業者們不要擔心商業模 式的最初原因是覺得搞出一個人們需要的東西要比這難得多。 不過,只有為數不多的初創公司做到了這一點。 從這兒你就可以看出這件事兒有多難。

正是因為做出一個人們需要的東西要比賺錢難得多,所以你應該稍後再考慮商業模式的問題,就好比你把一些瑣碎而麻煩的功能留給第二版一樣。 在第一版 裡,解決那些最核心的問題。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怎樣來創造財富(=人們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你的產品*需要你的產品的人數),而不是怎樣把財 富轉變為鈔票。 能夠獲勝的都是那些用戶至上的公司。總有一些初創公司的創始人認為,不在一開始就考慮商業模式是不負責任的舉動。 這些創始人通常是被那 些思想僵化的投資者所蠱惑。

如果說不考慮商業模式是不負責任的舉措,那麼不考慮產品本身的不負責任性要十倍於此。

第十六、自命清高

創辦網絡公司,幾乎所有的程序員都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寫代碼上而另找人去處理商業上與錢有關的齷齪事兒。 這並不是因為懶。 在開發了新的搜索方法 後,他們所作的第一個嘗試就是找一家公司買下它。 創辦一個公司? 算了吧。 大多數的程序大師們更滿足於僅僅有個點子。 不過,正如許多人說的,點子是 沒有什麼市場的。 沒人會去相信一個點子,除非你把它用在你的產品裡,並以此獲得用戶。 這樣人們才會給你更多的關注。
也許這一點會有所改變,不過我很懷疑。 對收購者來說,沒有比用戶更具說服力的東西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風險降低了;要知道,收購者們都是人,他們很難把幾 百萬的資​​金砸到一堆年輕人身上,就為了他們機靈。 當點子被一個公司實現並且擁有很多用戶時,投資者們可以安慰自己,他們買的是用戶,而不是看不見摸 不到的機靈。 這對於他們來說更容易接受些。

如果你想要吸引用戶的話,你可能不得不離開你的計算機,到外面去尋找一些用戶。 這的確不是一項愉快的工作;不過,如果你能夠做下來的話,那麼成功 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 2005年夏天,在一個初創的網絡公司裡,絕大多數的創始人都埋頭於編寫他們的應用程序。 只有一個創始人,花了一半的時間去同手 機公司的執行長官們交談,以敲定一些買賣。 對於一個程序員來說,你能想出比這更痛苦的事情嗎? 不過,他的付出是有回報的:那家初創公司看起來是那一批 裡最成功的,他們獲得了一大筆訂單。

張雪奎老師認為如果你要創辦一家公司的話,就必鬚麵對一個事實:你不可能只是坐在那裡寫程序。 至少你們當中的一位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商業上面。

第十七、內部爭鬥

創始人之間的爭鬥出乎意料地普遍。 在張雪奎老師的調查初創公司中,大約20%的公司都有創始人退出的現象。 這種頻繁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更加傾向於股權授讓。 儘管不是必須條件,我們還是建議創始人們授讓股權,這樣,中途有人退出的話,也不會造成什麼混亂。

一個創始人的離開並不會毀了公司。 許多成功的初創公司都有過類似的情形。 幸運的是,離開的通常都是投入最少的。 假如有三個創始人,其中一個不 是很積極的退出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如果有兩個創始人,其中的一個走了;又或者離開的那個具備關鍵技術,那麼就可能會有麻煩。 就算這樣也還不至於天塌 下來。 有家初創的公司曾經走得只剩了一個人,但最後又振作了起來。

如果創始人們能夠更加謹慎地選擇他們的創業夥伴,那麼大多數的爭吵都可以避免。 多數的爭吵並不是因事而起,而是因人而起。 也就是說,是早晚會發 生的。 而大多數因為爭吵而一怒離開的創始人,可能從一開始就信心不足,只不過被掩飾起來了。 不要掩飾你的疑慮。 在公司成立前把問題解決掉要容易許 多。 所以,不要因為怕疏遠你的同屋而拉他入夥;也不要因為某人有某種用得上的技能就一起開公司,而不管你喜不喜歡他。 一個初創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人,所以不要在這上面有什麼將就。

第十八、不能夠全時投入

你所聽說過的失敗的初創公司,都是一些很特殊的例子。 他們實際上是失敗者中的佼佼者。最通常的失敗者並不是因為犯了這些很特殊的錯誤,而是因為沒 有做什麼事兒——我們從未聽說過這些失敗者;他們往往是兩三個人,在工作之餘,玩兒上一把;從未取得過什麼真正的進展,漸漸地也就放棄了。

從統計上說,如果想要避免失敗的話,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辭掉你的日常工作​​。 絕大多數失敗的初創公司,其創始人都屬於業餘性質;而那些成功的 初創公司,創始人都是全副身家撲在了上面。 假如把初創公司的失敗比作是疾病的話,疾病控制中心就會貼出一張告示,警告大家辭掉日常工作。
這是不是說,你必須辭掉你的日常工作​​呢? 也不一定。 我在這里胡亂猜測一下。 我想那些還沒有辭掉工作的創始人,大多缺少一種創辦公司所必需的決心;他們的意識深處是知道這一點的。 他們之所以不敢投入更多的時間是因為他們知道,這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張雪奎老師還猜測,有相當多的人,如果能夠邁出這一步而全時去做的話,是能夠成功的​​,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這樣做。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有多少,不 過,如果把成功者/騎牆者/毫無希望者做個分佈的話,那些如果辭掉工作就可能成功的人,要比那些現實中的成功者多出一個數量級。

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大多數有可能成功的初創公司最終失敗的原因都是其創始人不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上面。 這跟我所得出的結論也是一致的。 絕大多數的初創公司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做不出用戶需要的東西;而之所以做不出來,是因為他們的努力不夠。

換句話說,創業跟做其它事情一樣。 你可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夠努力。 如果有什麼成功的秘訣的話,就是不要否認這一點。

From: www.sino-manager.com 作者:張雪奎來源:價值中國網 2011-7-25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轉載) 強積金供款的最低有關入息水平修訂已獲立法會通過

文章轉載自積金局網頁 (http://www.mpfa.org.hk/)

強積金供款的最低有關入息1水平(「水平」)修訂已獲立法會通過,將會由現時的5,000元修訂為6,500元,於2011年11月1日起生效。就生效當日或其後開始的供款期(一般指糧期),每月有關入息低於6,500元的僱員,便無須作出供款,但僱主仍要為他們作僱主部分的供款;而每月有關入息低於6,500元,或每年有關入息低於78,000元的自僱人士,亦不用供款。



有關新水平生效後的供款期,請按此參閱例子。
由2011年11月1日起的供款期,僱主、僱員及自僱人士須按新水平供款,詳情請按此參閱供款表。


僱 主 須 採 取 的 行 動
僱主須更新計算供款的程式/系統,確保由2011年11月1日起的供款期按新水平計算及作出供款。

自 僱 人 士 須 採 取 的 行 動
若你每月有關入息是由5,000元至低於6,500元或每年有關入息是由60,000元至低於78,000元,你所屬的受託人會自動更新你的供款安排。若你已忘記早前申報的有關入息,可聯絡所屬受託人。


對 僱 員 的 溫 馨 提 示
若你的每月有關入息是由5,000元至低於6,500元,由2011年11月1日起的供款期,你須留意僱主有否作出僱主部分的供款,以及不再在你的有關入息中扣除僱員部分的供款,但在2011年11月1日之前已開始的供款期,你仍須作出僱員部分的供款。
你可定時透過致電「供款一線通」183 3030,轉駁至受託人的電話服務,查核僱主有否依時為你作出正確供款。


有關新修訂的強積金供款最低有關入息水平的詳情,請留意積金局最新公布。如有查詢,可致電積金局,或聯絡你的僱主或所屬受託人。

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及設計行銷攻略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 編輯組

時下不少80後的青年人都很喜歡創業,但若只有一股熱衷而缺乏周詳計劃的話,很有可能失敗這兩個字便離他不遠了。其實互聯網內有不少既實用而又資訊性豐富的網站,它們相應地為創業者提供了很多超越他們所考慮及或顧及到的情況,因而很值得創業者所參考。
例如我們最近留意到骷髏會網站介紹了一個很適合創業者的免費課程,名為「商業計劃書撰寫及行銷攻略」課程並將於8月6日舉行。是次課程將介紹如何撰寫一份完善的商業計劃書摘要,並在一分鐘內進行有效的「電梯行銷」 ,讓創業者在面對投資者時可以掌握機會,提高獲得投資的機會率並且同時間令創業者可以學習一些裝備自己的竅門。
創業者如欲了解是次課程資料,可按入http://www.snb.hk/blog/front/blogdetail.aspx?postid=36224&blogid=20532 報名及查詢。相信它不但可以為創業者帶來一些新的知識而且也可以啟發他們一些新的構思。

2011年7月25日星期一

書評 ﹣商業的常識:為何普世商業價值在中國行不通


作者:申音
出版社:
山西經濟出版社
ISBN:
978-7-80767-403-0
出版時間:
2011-06-01



中國4,000萬間中小型企業中,原來多數活不過5年,即使去年經濟大好,成功上市的只有300家,究竟中頭企如何擺脫厄運,成為成功的小數?作者 於本書提供經營中小企的常識,要訣之一是緊記「規模不重要,質量最重要」,作者以連鎖餐廳俏江南為為反面教材,指俏江南致力擴大規模,大開分店,但忽略食 物質素,令口碑每況愈下,顧客另覓餐廳,指出產品質素較企業規模能留住顧客。

本書獲不少財經名人推薦,前Google 全球副總裁李開復表示,作者文章值得一讀,更說自己是其博客忠實讀者;有「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之稱的薛蠻子,亦於微博向90萬粉絲推薦此書。

作者簡介:資深財經記者,曾從事《環球企業家》、《中國企業家》等知名商業雜誌,並擔任《企業家》執行主編;現創辦NTA創新傳播機構,並為《周末畫報》、《南都周刊》等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對國內外商模式素有研究。

轉載 iMoney : 2011-07-23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轉載香港貿發局周訊-創業所需會計及財務管理技巧

文章轉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 2011年7月7日創業所需會計及財務管理技巧

創業者如具備會計及財務管理基本知識,懂得從會計學角度去選擇合適的創業模式,並且制訂業務運作所需的財務預算,必然有利業務發展,增添勝算。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早前邀請專業會計師,為創業人士講解創業會計和財務管理技巧,助業者進一步瞭解財務管理竅門。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中小企委員會聯席主席莊耀勤表示,創業形式有很多種,不少創業老闆最終失敗,很多時是選錯了創業模式。選擇經營方式的主要考慮因素,主要包括業務性質、資本要求,以及東主可以承擔多少責任(債務)。

他說,業務性質及資本要求直接影響創業者做什麼生意,以及以什麼模式經營;做生意如同投資,須定下「止蝕」位,不能長期依靠借貸支撐下去,死不認輸,直到「爆煲」才想辦法收拾殘局。

莊耀勤指出,獨資經營是最簡單的商業模式,優點是… (全文閱讀)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轉貼)彼得德魯克的28條管理箴言



1,企業管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

2,“認識你的時間”,只要你肯,就是一條卓有成效之路。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

4,卓有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不斷訓練出來的綜合體。

6,誰必須利用我的產出,以使我的產出卓有成效?

7,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長的同時,必須容忍人之所短。

8,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著眼於機會,而非著眼於問題。

9,我們該知道運用自己上司的長處,這也正是下屬工作卓有成效的關鍵。

10,有效的管理者會順應自己的習性,不會勉強自己。

11,有效的管理者堅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12,管理者的一項具體任務就是要把今天的資源投入到創造未來中去。

13,有效的管理者打算做一項新的業務,一定先刪除一項原有的業務。

15,“專心”是一種勇氣,敢於決定真正該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16,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決策,他們所做的,都是重大的決策。

19,要看“正當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麼。

20,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22,決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決策。

23,除非有不同的見解,否則就不可能有決策。

24,有效的的管理者會問:“我是不是真需要一項決策?”

25,決策需要熬受痛苦。

26,有效管理者的自我發展,是組織發展的關鍵所在。

28,今天的組織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網

www.sino – manager.com 作者:錢翼虎 2011年7月14日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轉貼)如何做創業項目的陳述和展示

編者按:本文由Gary Yang 撰寫,他是一周多之前36氪 廣州氪學社創業交流活動的主持人。

一個星期前,我參加了科技博客36Kr的活動。這是一場半天時間的精彩活動,一場創業團隊與VC、業內人士的交流的活動。

作為活動的主持人,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創業團隊,觀察他們如何對項目做陳述展示、問題應答、提問互動。結合之前對創業團隊的了解和觀察,就產生了這樣一篇文章。我想給創業團隊一些建議,讓他們的陳述和展示更好一些。

* * *

從產生一個好想法,到成為一門好生意,一直到成就一家好公司,這其間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你要到處去宣講、陳述,或者說是推介。作為創業者,你 要日復一日地向人們陳述宣講,由於講的很多,有時你可能都忘記了自己在推介:挑剔的投資者、熱心的業內前輩、愛說話的網友粉絲、前來打探消息的媒體、辦理 執照要討好的主管部門、不請自來的顧問、亦敵亦友的同行、為你興奮又擔心的朋友家人、租用辦公室的房東 … … 甚至包括勸你早點回家休息的清潔工阿姨,你都會跟他們說你在做的是怎麼樣一件事情。

在所有陳述和推介的對象中,你可能最重視那些投資機構了。因為他們可能會為你生意注資,往往這剛好是你生意能否做起來的決定性力量。除此之外,投資機構也能從生意的大視角和過往的經驗中為你的事業提出指導和建議,這也顯得難能可貴。

那麼,我們怎麼樣做好創業項目的陳述和展示呢?

開宗明義

如果說只能提一個建議,我會建議創業者陳述自己的項目能做到「開宗明義」。

尋找開宗明義的那句話有時真的很難。但在這個事情上花的所有精力,都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我們知道,即使象IBM、Intel、Sumsung、Philips這樣的大公司,在提出新理念或者換一個新口號的時候,都是一件非常既費神又昂 貴的任務。本質上說,他們也在為自己找一句「開宗明義」的一句話。這句話能為整個生意帶來不同凡響的效果。做這個事的成本當然不低,多數還會演變成一場公 司內部聲勢浩大的運動。公司還會尋求外部支持,所以,尋找「開宗明義」那句話也是很多營銷顧問的謀生手段,是很多廣告公司的賺錢業務。

一般說來,好生意都有簡明的邏輯。把事情的邏輯和因果關係弄的錯綜複雜也是有的,不過那通常是陰謀和詐騙,不是生意,至少不是個好生意。

所以創業者應該能在開場的2分鐘之內,就把自己的項目說清楚。找到言簡意賅的一兩句話,把自己項目說明白。現在,「請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你的項 目」,這幾乎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要求了。但是我發現,創業者們雖然也能用一兩句話說了,但是一點也不明白,聽眾在那兩句話裡面抓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信息。

這是個問題,很明顯,這還不是「開宗明義」的那句話。那怎麼辦?回家繼續想繼續找唄。跟語文能力好的師友對話並探討,我相信你一定能為自己的項目找到一個好說法。

簡潔明了

簡潔明了是人人都贊同的優點,但知易行難。創業者為自己的陳述多做準備,加之臨場經驗的積累,會越來越好。

如果我們去觀察兩個懷抱嬰兒的媽媽會聊些什麼,就會發現「語句散漫」的現象。通常那是一種極為瑣碎和零散的對話。幾乎見不到概括、提要、小結,全都 是細節,而且話題隨性又漂移不定。這種常見於社區的草地邊和公園的長椅上的對話,可以讓兩個新任媽媽在午後的閑適時光里享受好一陣溫馨情調。但是把這種說 話方式拿到商務場合就不行了。

不難理解,新任媽媽太愛自己的寶貝了,也許就是這種強烈的愛,導致了「語句散漫」。那麼對於創業團隊來說,會不會因為太愛自己的項目,而導致陳述演示的時候也「語句散漫」呢?嗯!這還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呢。

當創業者的陳述演示不夠利落,鋪排了很多才進入正題,然後又讓聽眾左等又盼,才能聽到對項目實質性的陳述,很明顯,這就是進入了「語句散漫」的狀態。

這樣不僅會把有限的陳述時間耗掉,而且也在挑戰投資者聆聽耐心的極限。同時,這會讓人懷疑你對項目的理解是否足夠深入,甚至乾脆認為你是在努力把一個簡單想法編造為一個神奇的故事,在忽悠人。

其實我們在陳述演示的準備階段,就應該自問:是不是由於太喜愛自己的項目 ── 這個自己的「親骨肉」,而一頭扎進了細節里去了?說的最多最細的部分,是不是僅僅因為自己對它最熟悉最熱愛?

簡潔,是「用心割捨」的結果。而「用心割捨」,代表着良好的判斷力。

每一位講者都認為自己的說話聽眾是喜歡聆聽的。不幸的是,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有讓自己對項目的愛保持警惕和剋制,才能把聽眾放在心上,認真考慮聽眾要聽的是什麼。這樣,你的陳述才可能保持簡潔。

除此之外,說一些大家已知的東西,或者拿些網上的通用數據資料來講些大道理,都是對聽眾缺乏了解,也是造成不夠簡潔的原因。

不能叫賣

陳述演示(Presentation)總體上說都是一種行銷行為。但是不同類型Presentation的差異還是很大。比如:

  • 銷售演示 (Sales presentation)
  • 向投資演示 (Investor presentation)

我們通常會缺乏向投資者演示的經驗,但是很熟悉銷售演示。但是兩者不能簡單等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演示。

銷售演示就是要賣東西,難免有鼓吹和自誇的成份。而鼓吹和自誇是在向投資演示中應該避免的。面對一個創業階段的項目,你總體上要保持誠懇和客觀的態度。

一般來說,如果憑藉吹噓和引誘的花招來向顧客推銷點什麼東西,大家還能勉強接受(也可能是我們見怪不怪了)。但是面對經驗老道的投資者做陳述和演示,創業者的誠意和項目的真實面貌是打動他們的力量。

叫賣的方式行不通,所以我們無需為項目進行不必要的包裝,無需為項目起個名不副實的華麗名稱。也不要在演示過程中為自己的產品「上大詞」,這都是為溝通設置了障礙。

有些詞彙很常見,但是它們的份量很重,尤其是真正的生意人都覺得它們的份量很重,比如:「平台」、「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等等。要仔細掂量一下你的項目是不是能用得上這樣的詞彙。

如果投資者用淺白的語言來解釋項目的時候,比如,他說:「你的項目本質上就是… …嘛!」 聽起來項目好像「被貶低」了。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檢查一下,是不是在描述項目的時候「用詞過猛」了。

沒有勝負

投資者可以為創業者的項目做點評,給與或高或低的評價,投資或不投資,但他們仍然不是創業者的裁判。你真正的裁判是市場。

36Kr這樣的創業交流會,不是項目評審會,也不是大專辯論會。創業團隊和投資者以及各方來賓,會就某一個問題產生異議和爭論,通常這也是難免的事 情。爭論來源於對問題的認知程度的不同,或者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角色不一樣。這樣的爭論有助於對事實的理解,本身並沒有勝負的結果,而且多數爭論的話題可能 根本就沒有標準的答案。

所以,沒有裁判,不是辯論會,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勝負輸贏。

當然,從我們的本性上看,人家在指出自己「寶貝項目」的不足和缺陷,可能還帶着質疑和挑剔的語氣,這讓人不爽。於是,反駁甚至強有力的反擊語言就會脫口而出。這讓討論會變成了辯論會。

我們都知道大專辯論會已經演變成為一場遊戲了,一場純粹的口舌之爭。誰又會把他們的辯論結果拿來成為自己的觀念和行事準則呢?

那麼,我們就不要為此爭口頭勝負。

雖然大家都說創業交流會是一個平等的對話交流。但是客觀上看,創業的年輕人對投資者,社會地位、經驗、資源都處於下風,創業者與投資者兩方的博弈也是普遍而不爭的事實。那麼我們怎麼能做到平等對話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把這種交流當成一次相親,或者僅僅是一次「出來喝一杯」的約會。婚禮和洞房之類的事還很遙遠,那就保持一種不求不敗的心境,把這次見面當成你認識一個朋友的機會吧。

如果你想通了這是一次約會。那麼現場你就不會顯得「太緊」。如果你的項目還達不到令人震驚和肅然起敬的標準,那麼就拿出歡樂的心態來和大家對話。

與此對應的是,一個創業投資者,如果不能從內心裡理解和喜愛創業者的青澀和的個性,不能理解項目的不足和欠缺,那麼他一定不是個好的創業投資者。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視野太狹窄,急功近利,缺乏放眼未來的胸懷和眼光。

如果你哪天遇到了這樣的一位創業投資人,就好比你的約會對象根本就不是一位美女,而是一隻恐龍。那麼,請專心品嘗完那杯咖啡,然後走人。

真實應答

你一定要知道,這世界上的問題太多,不必什麼都有答案。你的項目也是。

你再聰明也不可能回答得了所有的問題。尤其是你還在做一件未來某個時間才能成功的項目。所以不必為不能回答某些問題而感到羞澀。也不要為自己根本不知道答案的問題編造答案,或者僅僅嘴裡嘟囔着一些自己也不理解的話語。

勇敢的說我不知道,這完全是一種得體的應答,並無損於自身。

總體上講,在演示項目時要注意應答的多樣性。建議如下:

  • 有些問題是有答案的,如果知道就簡短有力的回答。
  • 有些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那麼直接說你不知道。
  • 有些問題的確很難,你也不可能瞬間給提問者製造一個答案出來,直接說你要再想想。
  • 有些問題被提出來,提問者自己也不認為會有好答案,他只是問問而已。那你就向他請教,問問他是怎麼想的。
  • 有問必答一定是失敗的。聽眾會感覺場上來了一個萬事通,對萬事皆有答案。結果導致陳述中本來有說服力的那部分,也因為這種的態度給損掉,甚至連場面也輸掉。

值得注意的是,有時投資人故意語意尖銳嚴厲,你也不要亂了陣腳,不要以為人家故意來折磨你。其實,他們很可能是在試探創業年輕人的「抗壓能力」。也許他有點把這個測試提前了一些,但這恰恰說明了他可能「喜歡」上了你。

英雄也要問出處

我常常問那些準備去提案、投標、做項目陳述的人:「我們把所有資料寄送給客戶就行了,為什麼客戶一定要見見我們?」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你只有理解了客戶要見你的原因,你才知道如何去做有針對性的準備。

如果創業團隊把完整的項目資料送給投資方,資料袋裡包含了一切,甚至也把難懂的軟件操作錄成視頻刻成光盤一同送過來。那麼,是不是就不用親自來演示自己的項目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不可以。為什麼?

有人說看資料很累,還可能會看不懂,有問題又沒人即時解答,等等。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人家要看看你是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人(團隊)的相關情況是項目的重要部分。我說不對。人的因素不是項目資料的一部分,它是所有部分的根。

就像Gerald M. Weinberg說的那樣:

無論問題最初看起來怎樣,它始終是人的問題。

所以創業者少不了要對自己和團隊的背景加以介紹,即使你的專業、履歷和背景與這個項目無太大關聯,你的思想、個性、價值觀等等也會從過去經歷中體現出來。

介紹自己是一項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聽眾對你的印象,一半來自你自我介紹的信息,另一半來自你自我介紹的態度。陳述者也不用費心去拿捏姿態,不用去想是保持高傲一些好,還是謙卑一些更有利,真實最為好。這不涉及攀比資歷,有光鮮資歷有更好,沒有也無妨。

「自我介紹」環節是值得去精心準備的。選擇一個好的角度,完全可以把平凡的人生經歷說得有趣而吸引人。還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和體驗融入進去,提升溝通的質量。

* * *

以上是我給出的幾條建議。對於如何向投資者做陳述演示,我非常願意聽到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原文網站 / 轉載自: 36 氪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一般小店舖如何打理財務帳單

文章由Softmedia Technology Co., Ltd. (www.softmedia.hk) 提供

一般小店舖 (數十萬營業額以內) 佔了市場上的大多數,例如茶餐廳,麵包店,文具舖,服裝店等,許多均不會聘用專責的人員去進行採購、出納及會計等工作。因而,很多人在經營過程中,財務處理比較簡單,算帳大都是只把總收入減去總支出。很少會坐下來分析,更加少會從財務報表中去分析。

這些人當中,很多是由於不懂得製作財務報表,或是不懂得以財務報表去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要點財務三點式:

第一點:全覽式就是對全份報表看一至二次,總體檢視本月(季)一些基本營運情況,例如總收入,總支出,盈利抑或是虧損等等。

第二點:重點式針對報表某些重要項目,仔細查看,回憶此等項目在本月(季)日常運作時的經營情況,從中發現問題,了解情況,以達到改進的目的。

第三點:對比式就是把本月(季)的各項目與上月(季)比較,通過對比,從中發現問題,找中問題。利用對比式,比較容易找出生意中一些比較薄弱的環節及漏洞。此方法不論對中、小型企業,抑或是上市的大型企業,同樣是一種重要的財務分析方式。

財務分析主要目的是總結營運中的數據,找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以進行改善,以便更有效地提高生意的利潤。

要做到財務分析,需具備一些必須的條件:
1. 建立健全及簡單的財務制度
2. 設立會計帳目,一般可設總帳及分帳
3. 每月月尾要編制報表

簡單而說,就是每天必須要記帳。就是把每日發生的營業收入,營業支出詳細記錄在分帳上。每日都要作一個當日收、支小結。月尾再將分帳進行總匯,以編制月結報表。其後每季(即三個月)便把月結報表做總匯,得出季報表,每年再把 12 個月的報表做總匯,得出年報表。

註:配行電腦化,以上模式一般可以經一般 POS 軟件,再配合一套會計財務系統,便可以輕易地完成。

如欲了解進一步資料,可按入http://www.sme.gig.hk/pos/http://www.sme.gig.hk/catering/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當企業用Google+ (一)


Google+深具內部提升效能的能力,看看可如何運用它:

溝通
只要對不同部門、上司以及所有員工創造不同的Google Circle,不論是要公開交流、私人傳訊、還是影音共享等都達到不同形式的溝通。Google Chat整合的Google+ 是企業內部溝通的第一步。未來Google 還有企業的專用Page,可算是整合或交流企業資訊的重要工具。


Hangouts則可用作影音會議,對於辦公室於不同樓層可說是十分實用,目前因為用戶能藉此同時觀看YouTube影片,所以員工也上傳到 YouTube簡報,作快速的會議。除此之外,如果Hangouts 可共享檔案或共讀文件的情況,對開會文化深遠的公司有莫大益處。就算共坐一室的會議,都非常適合使用Hangouts。

備份
同樣情況不能發生在Facebook 的最大原因是備份。員工用Google+ 分享了內容、連結、圖片等的資訊,Google+ 比起 Facebook 優勝的地方是 Google Takeout。Facebook 不可匯出資料,而Google+卻可以,而且非常易用。這明顯是作為員工為公司負責,而 Facebook 短期內是不會改變此政策,所以對員工可說是一個集中溝通的好工具。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轉載香港貿發局周訊─成功第一步:情緒智商及壓力管理

能夠掌控自我情緒,管理好壓力,不單有助個人身心健康,還能發揮工作表現。如能再推展另一層次,學會辨別別人情緒,就更能有效管理整個團隊。香港貿發局早前舉辦中小企管理工作坊,以「成功第一步:情緒智商及壓力管理」為題,邀請專家為中小企分享箇中秘訣,幫助大家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領導。

脈動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及總監鄧國永博士表示,個人情緒與工作表現息息相關,如公司員工容易生病、身體健康出問題,結果令致請假的情況偏多。外國和香港的研究均指出,約七成人身體出現不舒服情況,都是與心理有關。所以如果員工在態度上突然從很積極變得不想面對一樣事情,管理層便應留意是否壓力引致。

他說:「要留意壓力對工作的影響,因為責任通常落在同事上,如果同事變得容易發脾氣,就會容易影響業務,特別是面對顧客的前線工作人員。調查研究指出,如果做壞了1次,要做好12次才能夠補救與顧客的關係,所以要留意員工的心態和情緒表現,服務行業就更需要留意前線員工的服務態度。」

鄧國永又指出,一般人面對壓力時,通常會有兩個對策,一是想逃避,躲在一邊,但這其實反而會令情況惡化;另一方式就是面對,能力較高的人會積極去學習面對和處理。
情緒智商(EQ)較高的人,當發現自己有情緒時,會懂得妥善管理。他們明白到如果破壞關係,就要花很多功夫處理。有情緒的人容易亂、容易發脾氣、經常罵人,所以工作較優秀的人,情緒通常較為穩定。

鄧國永指出:「情緒智商較高的人,在未發脾氣前,就有能力知道想發脾氣,然後懂得運用一些方法,由高漲的情緒平復下來,再進一步自我激勵,令自己有能力,並且更有動力工作。同時,作為管理層,還要明白別人的情緒,然後幫助別人。故此,懂得善用情緒,就可以進步,所以情緒智商高的人是勝過一般智商比較高的人,因為情緒智商高的人情緒容易穩定,能夠指揮別人做事,較適合當管理層。」

他說,提升EQ的方法,包括保持樂觀的做人態度;多與人分享自己的喜樂和哀傷;多留意自己的情緒;多關心別人的情緒;勇於接受現實;懂得運用積極的思想方法;建立多些朋友網絡。這些都能夠提升個人的情緒智商。

他解釋說,兩、三個人的眼界一定不一樣,多與人分享、多些說話,能夠擴闊眼界,會較有優勢;同時,多與人溝通分享,別人會感到與你多一些親近,可以建立良好關係;多關心別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的網絡就會越來越好。如果能看透人生總有「起」有「跌」,常常保持樂觀的心態,當自己「跌」了下來,而能夠看到將會「起」那一邊,這樣就較容易為要站起來而做準備功夫,並且較容易接受現實。所以情緒智商是通往成功之路,可以提升自信,提升自我覺察能力和自我效能等。高的情緒智商更加可以提升健康情緒和豐盛人生,能察覺情緒亦可提升個人思想靈活度,控制能力和適應能力。

既然情緒智商對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否有方法幫助提升,同時達到自我減壓,快速把情緒穩定下來?鄧國永博士教了一些簡單的自我催眠減壓及處理情緒技巧,包括深呼吸技巧、數脈搏技巧和視像預演法。

他指出,每人無時無刻都在呼吸,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懂怎樣呼吸。當遇到壓力時,他建議嘗試深深吸一口氣,跟著忍著氣一會兒,然後才慢慢呼氣。這樣可以讓更多氧氣進入身體,只要重複做幾次,很快個人就會情緒穩定下來,人也會精神起來。

數脈搏技巧則是用手按著手上脈搏,然後靜心細數,如能從一數至30至40下,沒有混亂,人就能夠定下來。如果亂了,只要多練習,就會很快有進步,久而久之,人的情緒就會容易穩定下來。

鄧國永續說,假如想自己的能力發揮好一些,可以嘗試用視像預演法。方法是先閉起雙眼,自己在腦海中先想像自己如何做。「人的潛意識很奇特,只要想像情景多幾次,好像預演般,想想有甚麼自己沒有發揮,想得越詳細越好,到真正演出時,就會有更佳表現,能夠把潛能釋放出來。」

他又指出,人很多時能力都很高,只是自己限制了自己。如想個人表現再好一些,首先個人一定要能夠平定下來,如果情緒平穩,越來越多的長處就可以發揮,能力也會高一些。另外,要經常笑。如果不太想笑,保持微笑的方法是把兩隻食指放在嘴角向上一撓,人就自然會想到開心的事情。此外,他又建議大家多些進修,進修不一定要到學校讀書,多與別人交談也是進修。同時,保持積極思想,人越肯向正面去想,可以發揮的能力就越多。「肯做、肯試,總有些辦法可以走出來,就算失敗,只要積極思想,肯主動,肯嘗試,接受別人意見,學習減壓技巧,有均衡飲食,多做運動,保持心境開朗輕鬆,就自然能減低壓力。」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突破經營困境 - 餐飲業另一貸款選擇



文章由AMP資本智富有限公司提供 (http://www.advanced-pay.com/)


要找到明白餐飲業而又願意對其提供貸款服務的銀行絕非易事,尤以規模較小的餐廳更覺求助無門。鑑於它們一般未有完善的營業紀錄又或者欠缺良好經營紀錄,令它們申請傳統之中小企商戶貸款更見困難。更甚者,它們正因缺乏信貸額而未能作適時擴展業務,導致它們未能建立良好營業紀錄,從而衍生出一個惡性循環。



如銀行真的未能為商戶提供貸款,有何解決方法?



貸款者現有另一個選擇 - 「現金流」貸款:財務機構現以不同於銀行固有的形式批核,基於一個適當的現金流而不是餐廳的盈虧而釐定貸款額。


AMP資本智富有限公司為提供「現金流」貸款之財務機構,對餐飲業予以全力支持。AMP資本智富董事總經理 Thomas J DeLuca說:「我們約有一半客戶為餐飲業。服務範圍由中環經營高端的西餐廳,至新界區之火鍋店,以至外賣服務及街坊經營之食肆、酒吧等。」



「我們的商戶貸款備受餐飲業界歡迎。小企業對現金流甚為重視,尤以餐飲業為甚,因為它們的業務很受季節性的影響;而且它們往往只得數個月能賺取盈利,故甚為影響它們的現金結存。當您經營餐飲,即使您沒有食客或天氣欠佳,您仍需每月繳付租金,此等租金往往佔您的營運開支可高達五成;您更需要支付員工的薪金、水電以及支付供應商,故現金流的控制尤為重要。」DeLuca續說。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管理軟件系統 租用較化算

文章由Softmedia Technology Co., Ltd. (www.softmedia.hk) 提供

要實行電腦化管理,中小企面對『資源』和『知識』的兩方面困難;即時企業愿意投資電腦化管理並安裝電腦軟件,仍有相當多的地方要注意。

首先,當然先要有基本的電腦設備。足夠的電腦數目,再要在辦公室內設置完善的電腦網絡,令所有電腦互相連接起來,得以分享資源。

其次,就要考慮到如今的選擇,可算是最重要的一環,要懂得配合上合適的軟件,運用電腦加強效率、促進生產、減少出錯。而且軟件亦必須能與硬件配合,例如軟件能否於視窗中運作;基於製衣行業的獨特性,要處理的細節較其他行業?多,所以選擇的軟件必須要專門且適合製衣業的營運方式。

另外亦要注意到人才的問題。一套專業的軟件需要一個甚或一組的支援人員?軟件進行維護、保養及更新;最理想是聘任電腦技術人員長駐辦公室內,有疑難的話即時可解決,但香港電腦人才短缺,流失率高;若在外聘用軟件服務公司,成本亦大大加重。

供應商提供保養及支援
顯而易見,最理想的莫過於軟件供應商提供一切保養及支援。最理想的莫過於軟件供應商提供一切保養及支援。租用系統(包括軟件、伺服器及數據儲存)正能符合市場上的需要,並發展成市場的新趨勢。

當貴公司購買軟件時,除非是合約上指明這套軟件是貴公司所擁有,一般購買的軟件,不論軟件供應商說是怎樣?你度身訂做,你都只是購買了軟件的『使用權』。

不要以為購買軟件系統等於以后無憂,不用再付錢。現時購買電腦或電氣產品時都有多年的免費保養,實際要維護的機會亦很低;但請勿把這觀念錯誤放到軟件系統身上,購買軟件系統可大不同,尤其是一些有連結及整合性的管理系統必須要經常維護,范圍包括程式更新、維修以至數據庫的整理等,都須靠供應商提供服務;亦可能由於作業系統的變化(舉例:由Dos至Windows)或功能上的提升,閣下亦須付出額外的提升(up-grade)費用,試問有哪家軟件系統供應商可保證免費提升?

簡單來說,軟件系統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決定抗拒電腦化的洪潮!
有人會問『租樓與買樓』、『租軟件與買軟件』可是一樣嗎?以長遠來說,是不是購買軟件系統比較化算?答案很簡單,買樓有機會升值,但是軟件能升值嗎?你可以轉讓你的軟件嗎?

如欲了解進一步資料,可按入http://www.sme.gig.hk/pos/http://www.sme.gig.hk/catering/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新書推介 ﹣創業起義






約十年前,科網熱潮,群雄並起,一度捲起香港商界千重浪。

彈指間,科網蜂擁之潮退卻,唯仍有成功者依然屹立於浮沙中,打下堅實根基,傲視同儕,帶領商界革命,是為「創業起義」。

本書收錄香港高登、Baby-Kingdom、QOOZA、DCFever、OpenRice、she.com等六大香港網站創業心法,既成熟且年青,並附上作者的分析,深入淺出,有志利用互聯網創業者,此書必不可少。

書末也收錄了作者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有關創業的訪問對話。

此書獲金融界名人蔡東豪、城市電訊主席兼創辦人王維基聯序,全球最大網上讀書分享平台aNobii創辦人宋漢生監製

十二年前,Larry和Sergey創辦了Google;2005年,陳士駿和拍檔創辦了YouTube;同年,Mark Zuckerberg推出Facebook。

對年輕創業家而言,互聯網的巨浪帶來範式轉移,打破壟斷,捲起無窮商機,這時代是他們絕佳的表演舞台。同一時空下,香港於千禧年前後,亦誕生了不少成功的互聯網公司。

本書從本地網站一百強名單中,分門別類,共挑了六家具代表性的本地製作,定下了「六個知名網站×十條常問問題」的雛型,問他們大家最常問的創業問題。

此書從六個與創辦者的訪談中,細述及分析利用互聯網創業奧妙之處及所需的條件。其中探討的,例如:

創業拍檔最好幾多人?意見分歧時怎辦?
讀科技出身,是否有助互聯網創業?
資金和貸款之間,該如何抉擇?
兼職創業可行嗎?還是全職好?
創業要具備甚麼心理質素?

本書針對的讀者:

希望尋求事業的突破、勇闖高峰的你。給自己一個空間盡展所長,未來就掌握在您的手上﹗

作者簡介:

尹思哲,曾任科技新聞記者、報刊專欄作家,現為《蘋果日報》世說新經一欄作者,著有《Web2.0大引爆》《創業起義》一書。

Share

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2010年收入(減少商業登記費)令》屆滿,對創業者或中小企有什麼影響呢?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編輯組


據政府網站消息提到《2010年收入(減少商業登記費)令》將於 2011 8 1 日屆滿,意思是由2011年的81日起如創業者需要申請商業登記證或中小企需要續辦此證的話,一年證的費用便會由原本只收取HK$450徵費變更為合共HK$2450的費用。

即使創業者欲申請一年的商業登記證,費用也有HK$2000之別。因此如創業者現正考慮是否創業之際,可以的話都是盡早作決定了!

如創業者或中小企公司欲查閱相關的政府消息,可參閱以下網址:

稅務局 http://www.ird.gov.hk/chi/tax/bre_ro_expiry.htm

此網站內載有商業登記費及徵費收費表可供創業者或中小企參考,而且也列出申請一年或三年商業登記證及分行登記證的收費詳情。

公司註冊處 http://www.cr.gov.hk/tc/news/news20110615.htm

內裡提到客人可考慮使用他們的「註冊易」網站並以電子方式提交成立公司的申請。創業者亦可親自前往公司註冊處辦理成立公司手續,網站內已列明程序及聯絡資料以便創業者或中小企查詢。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亦有提供成立香港有限公司之服務,詳情可按入http://www.sme.gig.hk/setup-company/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HKTDC 香港貿發局 中國商務顧問服務

香港貿發局提供非常專業且免費的中小企諮詢服務,特別幫助香港中小企準備進軍中國內銷市場前或過程中遇到之困難和問題提供支持和諮詢, 服務範圍廣泛而且非常實務,其中包括:

1./成立公司程序
2./零售內銷渠道
3./加工貿易政策及勞動合同細則
4./法律和稅務事項及進口報關程序
5./投資法規

由於香港貿發局之商務顧問團隊來自各專業範疇並於中國內地各個政府機關(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等)所以必能提供最適設的建意和資訊。

如欲查詢詳情,請瀏覽:

http://www.hktdc.com/advisory/tc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做打工仔不如做創業者?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 編輯組


香港有不少人都會喜歡創業,事實上近幾年間亦聽聞不少打工仔索性放棄工作轉做創業者。但是創業者在決定成立公司之前除了手頭上要有足夠資金外,此外 也有一些事項是值得創業者去考慮的。例如創業者需要選擇成立無限公司還是有限公司,此項可以是以公司的業務性質作其中一項決定。此外經營方式的考慮、做獨 資經營抑或是合夥經營還是選擇成立有限公司較為合切?創業者本身是否已有資金預算(例如可做一些財務管理分析),是否需要預先草擬一份商業計劃書等,這些 也須詳細考慮。

如創業者仍徘徊於交叉路上需要決定成立無限公司或有限公司的話,以下有幾點是可供創業者參考的:

無限公司

  • 成立手續簡單但有無限責任
  • 每年續商業登記證
  • 不用核數
  • 產業權及管理權一體化

有限公司

  • 成立手續較為繁複 (一般創業者會交由專業會計師代辦)
  • 除了每年續商業登記證外,還需要每年呈交周年申報表
  • 須要核數
  • 產業權及管理權可以分開
  • 有限責任

以上都是我們對創業者所分享的一些點滴,如創業者欲獲悉專業人士意見,最好方法還是直接向專業會計師查詢。

如欲了解進一步資料,可按入本網站 http://www.sme.gig.hk/company-service/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GoogleDocs 整合團隊工作 生產力更大 (二)


多人在線討論

多人同時編輯優勢非常明顯,當以前一件文件經三個人處理,要一個傳一個,每人要預時間接手、準時提交等,嚴重影響整個生產過程。雖然無可能壓宿成三分一時間,但一定可以減少很多交收等待的時間。
往往在工作上的分配是多元,要與不同部門的人合作。所以要同時工作和不斷的相討來往。而GoogleDocs左邊有即時的交談欄,不同登入者有不同顏色顯 示,方便工作中的同事互相交流,不會混亂。令工作過程有更好支持。而經理級人士亦可不參與文件工作而在交談欄指導同事。合併了交談欄,亦不用開其他通訊工 具去輔助。

Google Cloud Connect for Microsoft Office

如果公司未全面使用GoogleDocs,而同事想使用更多GoogleDocs,可以下載Google Cloud Connect for Microsoft Office。Google Cloud Connect for Microsoft Office 結合多人協作編輯的功能與使用者所熟悉的 Microsoft Office 使用經驗。您可以和同事共用、備份並同時編輯 Microsoft Word、PowrPoint 和 Excel文件。Cloud Connect 的好處 (英文) Mazda Raceway Laguna Seca.

更多功能更新中

以Microsoft Office的發展年期,GoogleDocs明顯不是以完全取代的方向走,GoogleDocs的功能簡化,集中於完成工作而不是整靚、整款的方向。而 現在智能手機盛行,GoogleDocs 亦已經有Mobile Website及Android App支援。相對Microsoft Office是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完成。而GoogleDocs亦針對自己的弱點不斷強化,雲打印已經開始普及、離線緩存亦已經推出。勢如破竹。

相信GoogleDocs 一直推動的新文檔方式,可以改變我們一直低生產力的工作方式,提升整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