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二十載,在公開考試中擊敗競爭對手,熬完三、四年大學,來到六月,大學畢業生陸續投入職場。求職市場上職位眾多,工作待遇、前景不一,到底甚麼工作才算得上「筍工」?
本刊今期綜合職場達人、人事顧問意見,聚焦三大極具潛力的朝陽行業:數碼市場營銷、會議展覽及物業管理作深入報道,冀為準畢業生引路。
近年數碼市場發展蓬勃,卻嚴重缺乏市場營銷及資訊科技知識兼備的專才,造就掌握資訊科技的人才,薪酬水漲船高。本港會議展覽屬亞洲區龍頭,亦是商家及文化藝術界人士進出內地的門戶,極需大量具文化藝術知識的從業員,投身其中,前景甚佳。另外,人手需求有增無減的物管行業,近年服務進一步邁向專業化,畢業生循晉升階梯而上,不難平步青雲。
搵工不應只著眼薪金
踏入6月,二萬多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完成最後一個學期的考試,陸續投入職場。有人力資源顧問認為,畢業生不應?眼於薪金,應該放眼將來,尋找「筍工」。
筍工三元素 提高職場價值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不少大學畢業生心目中的「筍工」,是不辛苦、時間穩定、不用外勤、沒有壓力、薪高糧準。但她直言這種想法不切實際,「現實根本沒有這回事!」
周綺萍認為現實世界中的「筍工」,其實是「Package」好的工作,即是薪金高、福利好、前途好、晉升機會佳。她認為一份「筍工」,應具備晉升、Exposure(曝光)及培訓機會,這三項元素均有助提升員工的職場價值。
初投身職場的大學畢業生,普遍月薪為一萬至一萬三千元,差距約一至三成,不少畢業生傾向選擇薪金較高的職位。周綺萍說:「一家公司,給你良好的Exposure、培訓、鍛練,可能兩三年就升職,十年後薪金可達數萬元。所以要比較的,絕對不是當下的一、二千元。」她認為,畢業生不應過於看重眼前薪金,應作長遠打算。
實習、暑期工 有助獲青睞
六月暑假伊始,是大學畢業生的搵工高峰期,周綺萍認為,精英畢業生為數不少,要覓得一份晉升機會佳的「筍工」,除了要有優良成績,亦要在軟技巧上(Soft skill)多下工夫,「僱主明白,一個人讀書叻不代表能幹。」
她指出,畢業生在學時曾參加境外實習計畫、打過暑期工,均能證明自己的軟技巧及工作能力,「儲下這些履歷,在見工時,僱主一定問你的Exposure,否則問都無得問,獲聘機會就會大減。」她說,求職時向僱主詳述清晰的事業展望、預期晉升階梯,有助獲得僱主青睞。
藍海策略 尋找職場捷徑
去年暑假,香港研究協會訪問逾千名三十五歲以下、擁有專上學歷的人士,結果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特別是應屆畢業生,認為職場競爭激烈。
應屆畢業生若想繞過「人滿為患」、競爭激烈的行業,走上職場晉升的捷徑,其實可考慮一些發展潛力大、競爭較小的「筍工」,展開「職場藍海策略」,開闢職場新領域。
九十後需摸索職場
初投職場的「九十後」大學畢業生,常被批評「坐唔定」,工作數月便辭職。周綺萍認為,當年「七十後」、「八十後」的畢業生也是這樣,非「九十後」畢業生的獨有特徵。她估計,造成此現象的成因,是由於讀書與工作環境不一樣,年輕人一時間未能適應,需要在不同的職場上摸索,累積人生經驗,「他們通常對第一份工作不滿,多次轉工後,就會面對現實。當對工作環境、社會了解加深,知道『到處楊梅一樣花』,就會改變自己去適應。」但她坦言,「九十後」畢業生的流失率,確實比上幾代高。
數碼市場營銷 薪金勝一籌
約於2000年,市場營銷的主要戰場,由傳統電視、電台、報章雜誌,陸續轉戰到互聯網,2007年iPhone出現,更改變了整個市場營銷生態,公司將市場營銷的預算一分為三,分到傳統、互聯網及智能電話三個營銷戰場上,同時衍生了嶄新的數碼市場營銷工種。數碼營銷員需要理解傳統市場營銷概念,更要抓緊發展一日千里的數碼營銷潮流。由於具數碼科技技術的市場營銷員極度渴市,有業界人士指,畢業生入行五年,月入可達五、六萬元。
策略得宜 隨時以弱勝強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互聯網,身兼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導師、香港市務學會副主席的創智市場策略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凌羽一先生認為,網絡市場營銷(I-Marketing)是數碼營銷的一部分,內含四大元素:互聯網營銷(Internet Marketing)、融合營銷(Integrated Marketing)、智慧營銷(Intelligent Marketing)、互動營銷(Interactive Marketing)。他指出,以往市場營銷以傳統廣告掛帥,今天則講求策略性計畫及執行方式。
作為數碼市場營銷員,必須能夠運用facebook、EDM(Email Direct Marketing,電郵直接營銷)、SEO(Search Engine Optimisation,搜尋引擎優化)、Blog Marketing(網誌營銷)及手機程式營銷等技巧。凌羽一認為,以往成本數十萬元的營銷策略,所帶來的宣傳覆蓋效果,於數碼營銷僅花十數萬元就能做到,如成功利用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更能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他表示,若小型公司在數碼市場營銷策略得宜,隨時「以弱勝強」,搶佔大公司的生意。
月薪二萬起跳 五年經驗達六萬
凌羽一認為,數碼科技一日千里,在大學?所學的傳統市場營銷知識,追不上數碼市場營銷的發展,老一輩營銷員亦未能適應迅息萬變的數碼市場,數碼市場營銷員因而變得非常渴市。凌羽一說:「一家中小企,最少有一名數碼營銷員,規模大些的公司則有兩、三名,保守估計業界欠一萬幾千名人手。」他表示,一般市場營銷員,入行月薪為一萬三千至一萬四千元,如擁有數碼營銷技巧,月薪二萬元「起跳」,五年以上經驗者,更可達五、六萬元。
資訊科技、統計學畢業生吃香
數碼營銷發展潛力極佳,要成為一名稱職的數碼營銷員,數碼市場推廣公司PRIZM總經理侯晉熙認為,必須具備傳統的市場營銷知識,更要有市場觸覺,對任何事物均感興趣。他指出,數碼市場營銷員不一定「樣樣精」,但始終需要接觸各行各業,而且商業社會潮流、環境轉變快,故須經常接收最新的市場資訊。
傳統營銷方法,如於電視、報章落廣告,效果不會即時見到。但透過數碼營銷,facebook專頁有多少個「讚好」、男女比例、年齡、瀏覽量等數據即時更新,營銷效益立竿見影。侯晉熙表示,數碼市場營銷工作,需要處理大數據、應用新科技,故擁有資訊科技或統計學位的畢業生,會有更大獲聘機會。
會展業黃金期 極具發展空間
會議展覽行業正踏入黃金時期。香港為外國進入內地,以及內地邁向世界的門戶,是舉辦世界級會議展覽的熱點。未來西九文化區逐步落成,展覽將與文化及藝術結合,需要大量展覽及文化藝術知識兼備的從業員,迎合展覽行業的發展。畢業生宜趁早入行,獲取更多工作經驗,建立「江湖地位」。
業務增長迅速 長工兼職皆缺
亞洲國際博覽館首席營運總監及署理副行政總裁劉克華表示,近年會議展覽行業增長迅速,以亞洲博覽館為例,於2012年,十個展館全部租出的日數只有八天,去年勁升三倍至二十七日,預計今年將上升至五十二日。以他所知,其他會議展覽場地,同樣錄得明顯增長。
他表示,會議展覽的旺季為「春秋二季」,期間人手供求尤其緊張,如「秋季」旺季開始的九月,每日人手需求達三千人。他強調亞洲博覽館一年有二百多日「Event day」,餘下時間需要進行場館維修保養,實際上沒有淡季可言。
他指出,當中不少職位為兼職,在長期人手供應緊張下,所有會議展覽工種已出現「長散工」現象。他引述2010年的調查指,會議展覽行業衍生了六萬九千多名從業員,如加上兼職職位,相信數字會更高。
西九刺激需求 政府牽頭育才
劉克華說,香港的會議展覽行業,於亞洲區內具有「江湖地位」,相信西九文化區未來陸續落成啟用,對會議展覽,尤其涉及藝術文化的展覽,將會帶來正面刺激。
去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到,因應西九文化區落成啟用,人才需求殷切,政府會額外撥款一億五千萬元,於未來五年加強培訓藝術行政人員。今年度的《施政報告》亦提到,隨?西九部分場館的工程展開,會繼續積極推動藝術教育及培育人才。
具文化藝術知識 前途一片光明
近年除了傳統的藝術館及展覽中心提供文化藝術展覽,不少商場亦提供場地予文化界人士及藝術家展示作品,IVE工商管理學系高級講師楊學賢說:「很多商場陸續舉辦展覽,服務人手一定不足,近三、四年以來,新增的職位需求達一萬個。」
他預期,展覽行業將離不開文化藝術元素,「如舉辦畢加索畫展,從業員起碼需要懂得藝術欣賞的基本理念,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他指出藝術知識對工作有幫助,「與客人討論時,會有『同聲同氣』的感覺,工作上較順利,客人對你更有信心。」他認為從業員如能擁有一定的文化藝術知識及經驗,前途一片光明。
趁早入行 建口碑助淘金
劉克華指,畢業生入行月薪為一萬至二萬元不等。雖然此行業沒有偏好聘請哪門學科的大學畢業生,但劉克華表示,由於此行業涉及的工種範圍大,包括市場營銷及工程等工種,修讀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及工程學科者,求職時會較具優勢。
他表示,大學畢業生可以拾級而上,循主任、經理、高級經理、助理總監、總監晉升,「標青」者,有機會進入管理層。
良好口碑對會議展覽從業員非常重要,「合作過的,會再找你合作,知道你搞過哪個展覽,甚至會主動找你合作。」楊學賢說:「做開這一行,得悉哪個展覽由誰統籌,就知道誰有冇料到。」
他表示,外國參展商想打入內地市場,內地參展商亦想衝出亞洲,預計未來五年,香港的展覽行業地位將會更加鞏固。他指出設計營商周(Business of Design Week)、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等活動舉辦成功,證明香港舉辦文化藝術展覽的能力及質素,將來配合完善配套及人才培訓,行業極具發展空間,並會推高人手需求。
物業管理專業化 人手需求有增無減
無論經濟起跌,物業管理行業人手需求均有增無減。隨?社會發展及人們的要求提升,物管行業愈趨專業化,從業員需懂得保安、服務、資產管理、法律等知識。政府打算為行業建立發牌制度,業界均表示歡迎,相信有助推動行業專業化。修讀物管及工程課程的畢業生,入行更具優勢,起薪點可達一萬八千元。
未來十年需五千督導人員
香港房屋經理學會會長葉志明說,物業管理行業於香港有四、五十年歷史,最初由美孚新?、太古城等大型屋苑開始出現。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日益複雜的法例實施,促使物管行業專業化。
時至今日,住宅和商廈離不開物管,葉志明說:「今日所有大型屋苑,均有專業團隊進行物業管理工作。就算是單幢樓,也涉及很多法例,業主不能漠視,否則會被政府控告,或者發生意外,會蒙受損失。」他表示,物管工作不限於保安、清潔及維修,亦涉及資產管理、處理法律問題、停電及爆水渠等突發事件的危機處理。
政府早前承諾,未來十年將會提供四十七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加上市民對物管質素的要求亦愈來愈高,葉志明估計,物管行業需要八百名經理級或以上的專才及四、五千名督導級的從業員加入,才可應付未來十年的人手需求。
物管、工程生求職佔優
信和管業優勢聯席董事關志華表示,目前業界人手不足率達到雙位數,「老實說,人們一向不踴躍投身物業管理行業,特別是工程工種,坊間各大小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亦搶去部分投身物管的工程師。」
他說,大學畢業生投身物管業,可以選擇助理主任,入職條件並無學科規限,但修讀有關物業管理課程者會佔優,入行月薪約一萬二千至一萬三千元。修讀屋宇設備或電子工程學科者,可循助理工程師職位入行,月薪達一萬七千至一萬八千元。
發牌制度提升專業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早前表示,物管公司及從業員,在協助業主妥善管理物業方面,擔當著重要角色,但現時沒有劃一標準規範物管及從業員的資歷要求。政府正積極設立《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草案》,並表示業界對《條例草案》反應正面。
《條例草案》分為三部分:物管公司的發牌制度、物管從業員的發牌制度及監管局的設立。
關志華及葉志明均對《條例草案》表示歡迎。葉志明認為,物管行業進一步邁向專業,是「一定的進程」,大學學位、有關單位的資歷認可及行內工作經驗,是物管專業化的「必然發展」。
關志華本身加入物管行業已四十年,這些年來見證行業想方設法吸引人入行,不斷聘請人手,就算經濟環境惡劣,也從未裁員,他認為人手有增無減是物管行業的特質。
他指出,各物管公司均想留住人手,必定為大學畢業生訂出具前景的晉升階梯;為了應付高流失率,薪金調整亦較其他行業快。
全文:www.sme.gig.hk/2017/05/freshgra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